 
- UID
- 343
- 帖子
- 24
- 精华
- 0
- 积分
- 12
|
本帖最后由 WalterGrassroot 于 2011-9-22 04:53 编辑 如果單就討論參加者的變化。隨著百科網站運作的變化,作者的參予動機也許也隨之改變、增加新動機或減少原有的動機。例如原本是找某科作業資料,在作業完成之後發現某個條目值得一讀,成為初認識以及初參與百科的原 ...
jasonzhuocn 发表于 2011-9-21 22:46  谢谢Jason兄的答复。我个人不太认为参与动机真正会完全决定一个百科的构建方式或方向。以我个人而言,只要不威胁我的编辑工作和进度,即使十个苹果派整天讨论人事,我亦不会干涉关心。在三大中文百科中,维基参与者的背景最为复杂,其中隐含着各种优势和劣势。
以我个人愚见,维基百科的扩大阻碍来自于搜索平台,即使是我接触的一些刚从中国大陆来美国读书的学生,他们也会优先采用百度,自然更多会接触百度百科;其中不乏一些非常优秀的,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而言,维基百科是一个比较新的事物,需要接触和认识。这点我们可以分析人力资源成本,但很难有直接的对策。对大陆用户而言,维基真正的迅速发展,必须仰赖于Google能够重新回归大陆市场。
现在大陆的百科全书主要是互动百科和百度百科的竞争为主,百度百科是凭借其市场优势地位而排挤互动;互动则是采用推销其系统建立数百个小型百科,对百度百科呈围攻之势。两者竞争的标的物非常简单:条目数量,因此双方都付出了非常多的负面后果。对互动百科而言则更为严重,其中有大量囤积的广告信息。对此,这几年内,百度百科开始进行内部调整和消化过滤;而互动百科有点像癌细胞一样不断错误地复制,这是我上个帖子中指出的“过度拥挤”。两位百科的对抗,反而提供了我们维基百科一些机遇。
以我构思,中文维基如果要迅速发展,有三个趋势必须等待或者努力;
1,更好的搜索平台能够支持维基百科。这取决于Google什么时候回到中国大陆市场,我预期的是2014年,新一届中央政治局站稳脚跟,不确定因素仍然非常多。
2,在同等竞争条件下,维基百科能够战胜百度百科、互动百科,我设置为2016年,如我上文所述,任何新编辑需要对维基百科有一个适应期。
3,只有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立足,才能有足够的中文编辑与智慧储备力量,对其他语言的维基百科进行竞争,比如现在的日语维基。仅凭我们现有力量和趋势,十年内很难与日文、俄文维基相对抗。
以上是一些我个人思考,仅仅基于现在大陆的情况。中文维基的发展,这些年来多仰赖于台湾、香港、澳门的朋友才能走到现在的规模,这是不争的事实。维基的繁简对换,技术上或仍有改进的需要,但概念是领先且可行的。在编辑清朝以前历史或人物,我基本采用繁体,保证翻译为现代文的内容仍与古文保持对应性。以上这些,希望能够给Jason兄一个不同视角。我非常欣赏阁下的一些分析论文,论据和方法论有说服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让读者静心思考。如果我能调查收集到这些同类百科全书的编辑数据,我相信一个横向的对比会更有可信度。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