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度
看到周子儀在存廢討論提交了一些人物條目被圍剿。我想關注度規定的幫助文字可能需要整頓整頓。我記得很久一段時間之前,關注度就已經確立是以兩份獨立文獻的專門報導為門檻,不知道為什麼最近還看到很多各式各樣的提刪理由。
我在PTT有談過,最好的方法就是維持這個簡明的標準,其他的各類門檻都廢除。
理由是英文版首先遇上了無法由社群投票決定是否該收的題材。英文版的條目來自世界各地,沒有全能的管理員能夠判斷社群的意見是否公平。投票總是充滿了主觀的意見,例如某某某我沒聽過,或是某某某不出名,某CD在某小國賣幾千張已算極為火紅,某大國的律師教授上萬人不稀奇。來自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各類文化,討論意見根本無從判斷,沒有一套量化標準可以通行全世界,總有例外。 所以英文版改進了篩選方法,出台了關注度方法,確立以兩份各自獨立的文獻的專門報導為收錄門檻,不需要討論怕沒結論又搞投票戰。 问题是有些话题只有纸质文献,但又不能直接查阅该怎么算? [quote]问题是有些话题只有纸质文献,但又不能直接查阅该怎么算?
[size=2][color=#999999]wangxuan8331800 发表于 2012-8-8 22:03[/color] [url=http://rcu.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525&ptid=1584][img]http://rcu.5d6d.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有個簡便又不算違規的方法。例如你可能透過資料庫查知某小題材被某地方報紙報導過,但是你沒有購買授權,但本來附上報導標題就行。
回到正規的方法:維基百科教程本來就應當推行找尋文獻的方法,這是寫作基本功夫。所以維基本身要先建設找文獻的方法,廣建圖書館和線上資料庫的使用方法。
「關注度限期」是給社群協助不會找文獻的新手幫他補上文獻,哪裡是投票用的!用投票的就回到主觀多數決的老路上去。甚麼文獻都沒有當然就是刪掉了,有文獻就保留,投票實在非常落後。 不能查閱的稱作黑色文獻,不容易查閱的稱作灰色文獻。 現在無論小小作品限期還是關注度限期根本就沒甚麼用 [quote]現在無論小小作品限期還是關注度限期根本就沒甚麼用
[size=2][color=#999999]waihorace 发表于 2012-8-8 22:42[/color] [url=http://rcu.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534&ptid=1584][img]http://rcu.5d6d.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中文版會有這方法出來,是社群在2005-2007年之間,應對抗議刪條目的妥協方法。具體時間可能不精確。
zhwp網站複雜,新人也許根本就無從得知有此項目,不像動員令還四處發廣告。隨著社群成員新陳交替,自2008年之後,舊成員慢慢減少參與度,慢慢沒有人去擴寫條目和補文獻了。
同時間增加負荷的還有:2008京奧前夕維基解封,侵權和廣告成倍增長,被分去了一部分人力。每月三四十條變成每月幾百條,也吃掉了一部分可用的寫作人力。具體數字得看WG整理的數據 [i=s] 本帖最后由 wangxuan8331800 于 2012-8-9 04:41 编辑 [/i]
小小作品还好办,上面有个“请在30天内把正文扩充到50字以上”,如果真想写条目的话照着做就好了。关注度就没法看懂了。
我第一个创建的条目就被小作品和关注度提删过两次[url=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7%91%E6%91%A9%E5%A4%9A%E9%BE%99%E5%AE%89%E5%85%A8%E6%B5%8F%E8%A7%88%E5%99%A8&oldid=14424600][1][/url][url=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7%91%E6%91%A9%E5%A4%9A%E9%BE%99%E5%AE%89%E5%85%A8%E6%B5%8F%E8%A7%88%E5%99%A8&oldid=14811296][2][/url],第一次是{{substub}}我照着扩充了(因为会被删),第二次是{{notability}}我没理会这个(看不懂第二手可靠来源是啥,模板太长也没注意到条目也许会被删)= =b 不过说实话,等熟悉模板的意思之后,自己又开始给新手挂板了…… 中
[url=http://zh.wikipedia.org/wiki/Template:Notability]http://zh.wikipedia.org/wiki/Template:Notability[/url]
英
[url=http://en.wikipedia.org/wiki/Template:Notability]http://en.wikipedia.org/wiki/Template:Notability[/url]
日
[url=http://ja.wikipedia.org/wiki/Template:%E7%89%B9%E7%AD%86%E6%80%A7]http://ja.wikipedia.org/wiki/Template:%E7%89%B9%E7%AD%86%E6%80%A7[/url]
西
[url=http://es.wikipedia.org/wiki/Plantilla:Sin_relevancia]http://es.wikipedia.org/wiki/Plantilla:Sin_relevancia[/url]
阿
[url=http://ar.wikipedia.org/wiki/%D9%82%D8%A7%D9%84%D8%A8:%D9%85%D9%84%D8%AD%D9%88%D8%B8%D9%8A%D8%A9]http://ar.wikipedia.org/wiki/%D9%82%D8%A7%D9%84%D8%A8:%D9%85%D9%84%D8%AD%D9%88%D8%B8%D9%8A%D8%A9[/url]
波
[color=#00ffff]沒有跨語言連結,找不到對應模板,可能沒有此規定[/color]
葡
[url=http://pt.wikipedia.org/wiki/Predefini%C3%A7%C3%A3o:N%C3%A3o_enciclop%C3%A9dico]http://pt.wikipedia.org/wiki/Predefini%C3%A7%C3%A3o:N%C3%A3o_enciclop%C3%A9dico[/url]
俄
[url=http://ru.wikipedia.org/wiki/%D0%A8%D0%B0%D0%B1%D0%BB%D0%BE%D0%BD:%D0%97%D0%BD%D0%B0%D1%87%D0%B8%D0%BC%D0%BE%D1%81%D1%82%D1%8C]http://ru.wikipedia.org/wiki/%D0%A8%D0%B0%D0%B1%D0%BB%D0%BE%D0%BD:%D0%97%D0%BD%D0%B0%D1%87%D0%B8%D0%BC%D0%BE%D1%81%D1%82%D1%8C[/url]
中文版在通用關注度模板項目,榮獲最囉嗦金牌! [i=s] 本帖最后由 wangxuan8331800 于 2012-8-9 05:40 编辑 [/i]
[b] [url=http://rcu.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553&ptid=1584]9#[/url] [i]jasonzhuocn[/i] [/b]
[quote][size=1]本条目可能不符合通用关注度指引,或下列标准:传记、虚构事物、发明研究或网站。(2012年8月8日)
请协助添加关于主题的第二手可靠来源以确立条目的关注度。如若关注度无法被证实,条目可能会被合并或删除。
致贴上本模板的编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Notability"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不存在该主题的可靠来源(判定指引)。若有可靠来源,请贴上可靠来源或换用{{subst:关注度来源/auto}}模板。否则,请将本条目报告到此处。
若于2012年9月7日(本模板放置30天)后仍未有改善,可提报存废讨论,以取得共识决定是否保留。[/size][/quote]
“致贴上本模板的编者……”,难道贴模板的人就没义务在挂板之前先检查来源么…… 中文版這類發展較龐大的維基百科,本身的諸多障礙就是來自於軟體功能追不上百科運作的需要。
下面這個通知功能如果早個幾年出台,應該有助於幫助新手更容易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url=https://www.mediawiki.org/wiki/Echo_(Notifications)]https://www.mediawiki.org/wiki/Echo_(Notifications)[/url]
自身建立的條目被掛上模板或監視列表的異動,用這通知很明瞭。 [b] [url=http://rcu.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551&ptid=1584]7#[/url] [i]wangxuan8331800[/i] [/b]
这个。。。关注度是shizhao挂的,投票时shizhao又投了保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