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主席: The Five Pillars
[url=http://wingphilopp.blogspot.com/#pillars_zh]http://wingphilopp.blogspot.com/#pillars_zh[/url][color=#204063][font=Helvetica, Arial, Verdana,]兩年來我在一些演講(比如在第二屆中文維基百科年會上)中經常提到[url=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4%BA%94%E5%A4%A7%E6%94%AF%E6%9F%B1]五大支柱[/url]。講它們使我覺得有點像歸根結底的感覺。
我想寫下我的思路來已經有些時候了,但是我總是沒有找到閒心坐下來寫。其中的原因主要不在於維基媒體,而在於很繁忙的工作,而在週末我總希望能夠多花點時間和男友在一起。
今天我決定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我決定花這個時間來寫這篇日記。
在這第一篇日記裡我將綜述五大支柱之間的關係,在此後的日記中我將仔細描寫每一個支柱的意義。
維基百科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沒有任何規則,沒有任何程序,當時我們只有這五大支柱。維基百科是在它們的基礎上建立的。但是我覺得實際上這些原則經過相應的更改後也適應於所有其它維基媒體項目。因此在這裡我不把這五大支柱當作維基百科的五大支柱對待,而是把它們當作所有維基媒體項目的五大支柱。
總的來說這五大支柱是同等的。它們之間沒有重要次要之分。缺少它們中的任何一個我們的項目都會面目全非。所有這五大支柱也都是相互關聯的,甚至於是緊密關聯的。假如我們更改其中之一,我們也就更改了其它四個,因為我們更改了它們之間的關係,從而完全更改了整個項目。
第一根支柱概括了每個項目的範圍,目的和內容。維基百科是一部百科全書,維基媒體共享是一個自由媒體內容的數據庫,維基教科書收集教科書等等。每個項目應該有這樣一個範圍概括。它給予每個項目其個性和其生存的意義。
第二根支柱定義我們在世界裡的位置。人類是一個非常多樣化,非常複雜的事物。它充滿了友善,但也充滿了敵對。它充滿了類似,但也充滿了差異。中立性,或者在維基大學中的「揭露立場」置我們的項目於所有這些不同的衝突和主義之外。同時它也是一個開放的表示:它說明任何人、任何黨派、任何意識形態在我們的項目中有它們的地方,它們所有都可以在我們的項目中體現自己。
第三根支柱說明我們的項目的用意。想來有各種各樣的陰謀論,說維基百科或者其它維基媒體項目會被賣掉,這些陰謀論也許永遠也不會相識,但是這樣的理論永遠也不會變成真的,因為我們的項目中的基礎之一,就是這個支柱,說明了:我們創造的是自由的內容,而且這些內容將永遠保持自由。
第四個支柱是關於我們內部的組織。維基是一個互動工具。這裡說的互動不是人與服務器(機器)之間的互動,而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個支柱告訴我們我們應該怎樣在我們的項目裡和其他人互動。它強調了我們的項目的合作本質。這樣的合作是使得我們的項目成長的原因,而不是有時我們看到的敵對的行為。
最後一個支柱提醒我們不要忘記另外四個支柱中的任何一個。假如另外四個支柱中有任何一個開始起支配作用了,它呼籲我們行動,更改我們的規則,使得五個支柱中的平衡被重建。它提醒我們我們的項目是在不斷變化的,它呼籲我們的人類本性:探索的本性,永遠不停在一個地方,以為我們已經走遍天涯了。它呼籲我們項目的活力,它呼籲我們不斷更新,不斷試驗,不斷歡迎新的人參加,不斷結識新的朋友。[/font][/color] 相关搜索 瀋陽聚會的時候我也沒忘啰嗦一遍 哪天我也回互助客棧一一囉嗦一遍好了。這叫作內部行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