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条目大跃进
最近由于瑞典和越南的条目大战,中文维基部分人士又有了危机感,继续开始刷条目。主要集中在各种小城镇上。问题出来了,地名翻译直接套用音译表,还有其他各种问题,恭录吾皇圣谕:
[color=#000][font=sans-serif][size=15px]不仅是法国的条目,TianyammBOT创建的德国、西班牙和匈牙利条目,以及[/size][/font][/color][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User:Yhz1221]User:Yhz1221[/url][color=#000][font=sans-serif][size=15px]和[/size][/font][/color][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User:Addis-Bot]User:Addis-Bot[/url][color=#000][font=sans-serif][size=15px]创建的美国条目都有错误。[/size][/font][/color][list=1][*]德国条目的主要错误:[list=1][*]没能分辨哪个音节是重音节、哪个不是,把所有音节都当成重音节来翻译。在德语中,重音节的e发音为/ɛ/,而非重音节时发音为/ə/。比如Udler应该翻译成“乌德勒”而非“[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8C%E5%BE%B7%E8%8E%B1%E5%B0%94]乌德莱尔[/url]”,因为第二个音节不是重音节。一般一个字如果有两个或三个音节,则重音在第一个音节,如果有四个音节,则重音在第一及第三个音节。但是有不少例外,见[url=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rman_phonology#Stress]en:German phonology#Stress[/url]。因此,最好还是去询问懂德语的人。[*]末尾的ch也是发音的,比如Dimbach、Krickenbach应该翻译成“丁巴赫”、“克里肯巴赫”而非“[url=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1%E5%B7%B4&action=edit&redlink=1]丁巴[/url]”、“[url=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5%8B%E9%87%8C%E8%82%AF%E5%B7%B4&action=edit&redlink=1]克里肯巴[/url]”。[*]根据《[url=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5%A4%96%E5%9B%BD%E5%9C%B0%E5%90%8D%E6%B1%89%E5%AD%97%E8%AF%91%E5%86%99%E9%80%9A%E5%88%99]s: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url]》第七条(六),对地名专名起修饰作用的形容词(如表示方位、大小、新旧、颜色等),一般意译。因此Großkarlbach、Kleinkarlbach应该翻译成“大卡尔巴赫”、“小卡尔巴赫”而非“[url=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0%BC%E7%BD%97%E6%96%AF%E5%8D%A1%E5%B0%94%E5%B7%B4&action=edit&redlink=1]格罗斯卡尔巴[/url]”、“[url=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5%8B%E8%8E%B1%E5%9B%A0%E5%8D%A1%E5%B0%94%E5%B7%B4&action=edit&redlink=1]克莱因卡尔巴[/url]”;Oberdürenbach、Niederdürenbach应该翻译成“上迪伦巴赫”、“下迪伦巴赫”而非“[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5%A5%E8%B4%9D%E5%B0%94%E8%BF%AA%E4%BC%A6%E5%B7%B4%E8%B5%AB]奥贝尔迪伦巴赫[/url]”、“[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BC%E5%BE%B7%E5%B0%94%E8%BF%AA%E4%BC%A6%E5%B7%B4%E8%B5%AB]尼德尔迪伦巴赫[/url]”;Neuleiningen、Altleiningen应该翻译成“新莱宁根”、“旧莱宁根”而非“[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F%BA%E4%BC%8A%E8%8E%B1%E5%AE%81%E6%A0%B9]诺伊莱宁根[/url]”、“[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B0%94%E7%89%B9%E8%8E%B1%E5%AE%81%E6%A0%B9]阿尔特莱宁根[/url]”。[*]“XX an der YY”形式的地名,YY通常是一条河、或一个湖、一座山的名称,表示城镇位于这条河(湖、山)附近,这时也应该意译成“YY河畔XX”、“YY湖畔XX”、“YY山麓XX”,而不应完全音译。比如Hüttingen an der Kyll应该翻译成“基尔河畔许廷根”而非“[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E%B8%E5%BB%B7%E6%A0%B9%E5%AE%89%E5%BE%B7%E5%B0%94%E5%9F%BA%E5%B0%94]许廷根安德尔基尔[/url]”。[*]含有人名的地名,其人名部分应遵守约定俗成的译名,比如Sankt Johann应该翻译成“圣约翰”而非“[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A3%E7%BA%A6%E6%B1%89]圣约汉[/url]”。[/list][*]西班牙条目的主要错误:[list=1][*]在西班牙,西班牙语并非唯一的语言,还有[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A%A0%E6%B3%B0%E7%BD%97%E5%B0%BC%E4%BA%9A%E8%AF%AD]加泰罗尼亚语[/url]、[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7%B4%E6%96%AF%E5%85%8B%E8%AF%AD]巴斯克语[/url]和[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A%A0%E5%88%A9%E8%A5%BF%E4%BA%9A%E8%AF%AD]加利西亚语[/url]。许多城镇都同时有两种语言的名称,比如[url=https://eu.wikipedia.org/wiki/Aretxabaleta]eu:Aretxabaleta[/url](巴斯克语)/[url=https://es.wikipedia.org/wiki/Arechavaleta]es:Arechavaleta[/url](西班牙语)。翻译时按照巴斯克语或者西班牙语翻译都可以,如果按照巴斯克语翻译,因巴斯克语中tx的发音为/tʃ/,因此应该翻译成“阿雷查瓦莱塔”;如果按照西班牙语Arechavaleta来翻译,也是“阿雷查瓦莱塔”。但绝对不可以把巴斯克语的Aretxabaleta当成西班牙语,翻译成“[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9%9B%B7%E7%89%B9%E5%85%8B%E8%90%A8%E7%93%A6%E8%8E%B1%E5%A1%94]阿雷特克萨瓦莱塔[/url]”。加泰罗尼亚语、巴斯克语和加利西亚语的发音规则可参见[url=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talan_phonology]en:Catalan phonology[/url]、[url=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sque_language#phonology]en:Basque language#phonology[/url]和[url=https://en.wikipedia.org/wiki/Galician_language#phonology]en:Galician language#phonology[/url]。[/list][*]匈牙利条目的主要错误:[list=1][*]与德国条目一样,许多匈牙利条目也过度音译了,对地名专名起修饰作用的形容词(如表示方位、大小、新旧、颜色等),一般应该意译。比如Nagycsécs、Kiscsécs应该翻译成“大切奇”、“小切奇”而非“[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1%99%E5%90%89%E5%88%87%E5%A5%87]瑙吉切奇[/url]”、“[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F%BA%E4%BB%80%E5%88%87%E5%A5%87]基什切奇[/url]”;Felsőgagy、Alsógagy应该翻译成“上高吉”、“下高吉”而非“[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4%B9%E5%B0%94%E8%88%8D%E9%AB%98%E5%90%89]费尔舍高吉[/url]”、“[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5%A5%E5%B0%94%E7%BB%8D%E9%AB%98%E5%90%89]奥尔绍高吉[/url]”;újcsanálos应该翻译成“新乔纳洛什”而非“[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8C%E4%BC%8A%E4%B9%94%E7%BA%B3%E6%B4%9B%E4%BB%80]乌伊乔纳洛什[/url]”。[/list][*]美国条目的主要错误:[list=1][*]部分地名过度使用意译,如[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D%97%E8%99%AB%E5%8F%89_(%E9%98%BF%E6%8B%89%E5%B7%B4%E9%A9%AC%E5%B7%9E)]蝗虫叉 (阿拉巴马州)[/url]、[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5%BD%E6%9C%9B%E8%A7%92_(%E9%98%BF%E6%8B%89%E5%B7%B4%E9%A9%AC%E5%B7%9E)]好望角 (阿拉巴马州)[/url],应该音译成“洛克斯特福克 (阿拉巴马州)”、“古德霍普 (阿拉巴马州)”。《[url=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5%A4%96%E5%9B%BD%E5%9C%B0%E5%90%8D%E6%B1%89%E5%AD%97%E8%AF%91%E5%86%99%E9%80%9A%E5%88%99]s: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url]》第七条和第八条明确规定了什么时候音译、什么时候意译,一般应该音译,少数特殊情况下意译。还有部分地名完全是胡乱翻译,如[url=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86%8A%E9%BB%9B%E6%9E%97_(%E9%98%BF%E6%8B%89%E5%B7%B4%E9%A9%AC%E5%B7%9E)&action=edit&redlink=1]熊黛林 (阿拉巴马州)[/url]。--[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User:Symplectopedia]Symplectopedia[/url]([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User_talk:Symplectopedia]留言[/url]) 2012年10月18日 (四) 11:27 (UTC)[/list][/list]
皇上很痛心,后果很严重。其实我个人最大的意见是,明明有一些简单汉化就可以添加上的Infobox为什么不加上?另外这些小城镇条目真的有用吗? 好在在60W面前停住了…… [b] [url=http://rcu.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2046&ptid=1654]2#[/url] [i]燃玉[/i] [/b]
因为机器人被叫停,要求必须先解决名称问题 [b] [url=http://rcu.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2048&ptid=1654]3#[/url] [i]klutz[/i] [/b]
话说可以就最近机器人的动向写一篇关于WP:bot的科普文,不知道你是否感兴趣?
Ps:我跟才女说了,Ta好像不太擅长写作所以…… [b] [url=http://rcu.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2049&ptid=1654]4#[/url] [i]燃玉[/i] [/b]
技术细节什么的我也不太了解啊
而且这次更多用的是AWB吧? 难道命名是机器人命的? 關於"小城镇条目真的有用?"這議題,牽扯到條目關注度,這並非以人口數量而定,即便人口渺渺無幾仍可能有所關注,以百科而論,應該要以是否有一定文獻紀載並提供足以成為知識之資訊量才可,否則維基百科很快就會因為被過去那種狹隘的關注度而停止成長。若默默無名至沒有任何第二手文獻刊載,或僅有地名與經緯度的紀載,自然是很難說是百科知識,成為條目之標準應該要盡量放寬但有個最低要求,就是提供確實且有定量的知識。 [b] [url=http://rcu.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2069&ptid=1654]7#[/url] [i]安可[/i] [/b]
话说我一直在纠结于是否可以建立大连理工大学下属建筑相关条目,这么说只要有足够的二次三次文献就可以喽~ [quote] 7# 安可
话说我一直在纠结于是否可以建立大连理工大学下属建筑相关条目,这么说只要有足够的二次三次文献就可以喽~
[size=2][color=#999999]燃玉 发表于 2012-10-31 16:34[/color] [url=http://rcu.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2072&ptid=1654][img]http://rcu.5d6d.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size][/quote]
我觉得是可以的,我前段时间弄了很多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的条目,不过主要是文物和一些标志性的东西,比较普通的教学楼、学院大楼我不打算写。([[t:上海交通大学]])
问个旁的问题,最近DYK为什么积压了? [b] [url=http://rcu.5d6d.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2073&ptid=1654]9#[/url] [i]flsxx[/i] [/b]
有人大量提名吧……
[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有关DYK]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有关DYK[/ur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