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39
- 帖子
- 2309
- 精华
- 5
- 积分
- 1182

|
本帖最后由 jasonzhuocn 于 2010-7-12 16:43 编辑
臺灣維基社群發展的時候,有許多研究生以中文維基做為研究題目,
現在擷取一些精華內容,以饗本論壇用戶。
--
維基社群概念 - 維基用戶性別於社群中的意義
ref:邱家緯,兩岸三地網友編撰線上百科行為研究-以中文維基百科為例,民國97年(2008)
先上標題,明天再上稿
(一)維基用戶性別於社群中的意義
與一般網路討論區或是BBS不同的是,維基百科的知識是經過吸收、消化的二手資料,且在蒐集與彙整的時間範圍上也較長。參與者吸收銷化成自己的論述與知識,然後透過合理的編輯方式,公開至維基百科上,而非轉貼他人的文章,非經修飾而到用他人文獻資訊之行為,甚或是破壞性的編撰行徑。與臺灣 Yahoo 奇摩知識+作一比對,可以發現上面的知識內容大多是從別的網頁上複製下來而已,並未經過修改而直接轉錄,是一種不嚴謹的知識分享方式。
再加上維基百科的編輯方式近似傳統 HTML 語法,與一般直接發文方式不同,形式上也更為複雜。換言之,因為編輯系統與管理策略的特殊性,維基編輯門檻較部落格或是討論區來得高,導致女性或是沒有理工科背景的網友若沒有經過學習過程變無法順利進行編輯工作。林宇玲(2003)於電腦恐懼與女性特質的研究中發現,女性特質越高的人對於電腦、科技或是程式語言上有明顯的懼怕與排斥現象,這與維基百科上性別失衡現象的發現相符。
|
|